工人日报客户端8月24日电(记者刘兵)24日,2025年“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青海西宁站)在西宁火烧沟公园热力开跑。作为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的重要一站,本次赛事将定向运动的竞技魅力与西宁的自然生态、人文底蕴深度融合,为专业选手与大众爱好者打造了一场“在运动中赏景,在赏景中竞技”的独特体验鑫旺资管,更让“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在高原之城绽放新彩。
上午9时,开赛仪式在火烧沟公园下沉广场正式启动。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运动五部主任王海霞、西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淑兰、西宁市城西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恒山、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局长陈科、青海省体育局赛事管理中心主任申铁军、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运动五部项目主管杏浩林、西宁市体育局副局长吴金萍等嘉宾出席仪式。随着鸣枪声响彻公园,选手们即刻出发,开启这场融合竞技与体验的定向之旅。
“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是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重点打造的品牌赛事,以“体育为笔,书写城市之美”为理念,已成为展现城市特色的重要窗口。本次西宁站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无线电和定向运动协会主办,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文体旅游科技局、青海锦诚文旅体育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承办,青海省无线电测向和定向运动协会协办,北京乐恩嘉业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运营。
本次赛事分为专业组与群众组,吸引了来自全国多地及苏丹、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西四国的专业运动员和定向运动爱好者参与。专业组选手在复杂地形中比拼速度与智慧,展现精准的方向判断能力;群众组则以趣味体验为核心,线路全程约5-6公里鑫旺资管,设置多个互动点位,让参与者在轻松氛围中感受运动乐趣与城市文化。
火烧沟公园的地形特质与定向运动的核心需求形成了奇妙共鸣。公园内高低错落的山地、蜿蜒曲折的步道、疏密交织的植被,构成了天然的“定向迷宫”——选手们在奔跑中需穿越不同地形,快速解读地图、判断方位,地形的复杂性恰好放大了定向运动“智慧与速度并存”的竞技魅力。而经过生态修复形成的多样化景观,如植被覆盖的缓坡、视野开阔的平台、点缀文化元素的小径,既为赛事提供了丰富的打卡点位,也让定向运动“在自然中探索”的本质得到充分展现。
中国国家定向队唐建达赛后表示:“这次西宁站的赛道设计真的很巧妙,很多点位藏得特别隐蔽,找起来很有难度,得费不少心思去判断和搜寻,全程都得保持高度专注。最大的挑战是西宁的高海拔气候,跑起来呼吸要更费力,体能消耗也比平时快得多,对体能要求很高。”西宁的高原气候对跑定向时对体能分配、呼吸调节的要求更高,能倒逼运动员突破体能瓶颈、提升综合能力,长期来看,对定向运动员是非常有益的。对所有参与者而言,每一次路线选择都是与地形的对话,每一次打卡都是在自然与人文的交织中完成挑战,这种独特体验正是火烧沟公园赋予本次赛事的专属印记。
定向运动的独特之处,在于让每一步奔跑都与地域特色深度对话。本次赛事的举办地火烧沟公园,曾是唐蕃古道的重要节点,如今已变身集生态修复、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绿道经济”示范地——藏羌风情壁画勾勒出古道记忆,商旅雕塑重现昔日繁华,郁郁葱葱的植被覆盖让这里成为天然的“竞技舞台”,选手们奔跑其间,既是挑战体能,也是一场“用脚步阅读西宁”的旅程。
群众组的互动点位将城市文化巧妙融入运动细节,让每个打卡任务都成为感受西宁的鲜活窗口。专业组的比拼更显紧张激烈,高原地形与文化元素交织的赛道让选手们既兴奋又专注。首次来到中国参赛的土库曼斯坦选手KabulBaltayev冲过终点后,用不太流利的中文笑着说:“这里的赛道太神奇了!茂密的树林里藏着彩色的壁画,跑的时候要快速判断路线,眼睛还忍不住想多看几眼那些图案。这样的体验,我是第一次感受。”
本次定向系列赛的举办,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的落地,更是西宁探索“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作为青海的省会,西宁拥有独特的高原生态与丰富的文化资源,而定向运动“低成本、高参与度”的特点,恰好为这些资源的活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以赛事为纽带,将公园、非遗、美食等元素串联成线,让游客在运动中深度体验城市魅力,为文旅发展注入新动能。
西宁市城西区文体旅游科技局负责人表示:“西宁的美鑫旺资管,在于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定向运动则是打开这份美的绝佳方式。未来,我们将继续依托本地资源,打造更多‘体育+文化+旅游’的特色活动,让更多人通过脚步丈量西宁的美,让高原之城的活力在体育赛事中持续释放。”
新立方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